打印

[原创] 极冰の紋

引用:
乱七八糟……我也有压力啊,一个初章写10个人,不是有特殊要求,谁会这么干,找死
誰要求?你老師?
引用:
我现在都不大想看书了……有种再挂了都无所谓的颓废感……
這...算了 我沒資格評論人.....逃~
引用:
新坑本也不打算发飞雪
哦 別處發表就飛雪不發麼?
傷透bbl的心血...逃~

TOP

引用:
原帖由 phelex002 于 2013-03-07 11:51 发表
我等下要发篇无聊的随笔……
那我無聊時隨便看看吧=3= 拖走~

TOP

自身要求,因为要抛出10个人物让大家续写,没这个要求谁会这么傻去干这种事……
到时候我把新坑链接放过来这边就好

TOP

簡單而言 你的意圖太明顯了
嘛~連接不行 我就直接放棄好了=3=

TOP

反正你也不期待对不……

TOP

期待是有
可是 這種意圖明顯的 不是我所期待的=3=

TOP

我又没啥意图,硬要说的话只是想把最近研究的课题实验化出来而已。
YY什么的是附带,不过也绝对跟剧情有关
等下发议论文

TOP

旅人的试炼2——永恒的难题:文笔与情节孰重孰轻?

写文数载,相逢过许许多多的队友以及对手,都是些熟悉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或者擦肩而过的同行们。有的如我现在一般仍在扑街中连滚带爬地幸存着,有的抱有业余的心态一直业余着,有的兢兢业业一直为梦想奋斗,还有的已经踏上职业的道路,准备大放异彩。
他们永不休止地去争论一个话题,这无论对于文界中已然逝去的丰碑、或者至今活跃的标榜们还是我等仍旧默默无闻的写手而言,都可称得上是接近于哲学的难题了。
到底是文笔重要,还是情节重要?
关于文笔支持者,这些人的有部分自称,喜爱钻研文笔,乐于卖弄文墨,结果却拘泥于陈旧的表现形式无法自拔,学得不伦不类的东西;而关于情节支持者,则比前者更加卖力地去宣扬自身的信念——情节的至关重要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夸,在企图获得更多信徒的同时,其实意在遮掩自身明显的短板。也有模棱两可的中立者认为文笔情节同等重要。可是,在衡量文学艺术的天平上既没有100%的绝对定论,也不存在50%:50%的精确对等。
今天我给出的观点将并非代表任何的正确性,权当抛砖引玉。希望个人这微不足道的观点能够引发更加激烈的讨论,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卷起更多其它的观点。
——在叙述方面合格的基础上,情节才至关重要,而文笔则可以看作技巧附加分,是名为“写作”的游戏中,每个人都可以大胆使用、却不知是好是坏的bug。
首先,何谓“叙述方面合格?”
不存在错字以及硬性语法问题,行文清晰流畅易懂无明显断层感,会讲故事。
第一短句是初中生作文的规范要求,第二短句是高中生作文要求,最后一短句才是小说作者的基本要求。
说实话能做到这三点已难能可贵,对于现在的大情形来说,难能可贵。最起码这些作者的语文老师不会哭泣,没有觉得教学是白费心血。
叙述合格了,说明你有足够的表达能力,然后再来谈情节。
说到情节,就要关联到角色,还有环境。个人认为,在一片大环境中角色间的互动造就了情节的推动。角色的言行举止又与他/她/它的内心性格特点等息息相关,这方面就涉及到人物的刻画。可以说,人物刻画变成了情节的重点所在。不过还有一样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就是前提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并非单指场景,而是“角色无法去改变的不可抗拒的因素”,例如天灾、气候等突发情况或事件。环境完全是由作者去设定布置的。所以结论是,作者要干涉人物的命运,除了少量地去指使人物的行动途径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因素。例如,你想要女主死,直接来场毁灭的天灾即可。不过这里纯粹是举例,不谈合理与否的问题,仅仅用来说明作者的绝对干涉力,而作者的干涉力理所当然是越少越好。
性格决定命运。小说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也应当遵从。
一味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忽略了角色的互动参与,这就是作者绝对干涉的愚蠢表现。可以说,有的悬疑情节,跌入作者自身的矛盾圈中,最后造成了烂尾,不了了之。造成这样后果的,皆因至始而终贯穿全文的竟然不是角色。故事的开端以人为主,就必须以人作为结末。
“这件事若换个人来实行,都毫无违和”——这就是角色创造的失败。言情、推理、悬疑、惊悚,只注重情节构造而忽略人物的扮演作用,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说,人才是故事的主体。若无视人物举止只专注于情节的布置,就已经脱离了“故事”的范畴,甚至背道而驰了。这样写出来的不叫故事,而是白纸。
以下是关于写作技巧附加分——文笔,仅是一家之言。说明前允许我引用几个简单的几何名词来作比喻——点、线、面、空间。它们分别对应文笔的四个要素:遣词、造句、结构、寓意。如果要针对以上一一抒发己见,几千几万字都未必能够讲个清楚明白,毕竟文笔的讨论范围过于宽广,也无定论。现在只能非常简要地去分别去概括这四点。
遣词:考验作者的词汇量。熟知并多用隐喻借代象征等等的修辞,使得名为“文章”的这间别墅中最基本的砖瓦富有坚实性(正确)与多样性(多彩)。
造句:根据情况使用丰富多变的句式,为了艺术的表达甚至可以恰如其分地去脱离固有语法界限。这正考验了作者的写作水平,还有鉴赏水平,因为句式的学习,在学校提及得少之又少,大概只分类为陈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之类,也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用短句,什么时候能省略句子成分,什么时候可以故意重复。
结构:其实用这个词并不恰当,我也考虑过用“衔接”、“整体”等等来替换“结构”一词。不过转念一想,它们三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表明了它(结构、衔接、或者整体)是各个句子的组合。其实其判断标准,简单点说就是,你会讲故事,能把你想要说的东西按照读者容易理解的顺序说出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么其结构、衔接或者说整体而言就没问题了。从这个层次开始就涉及到文学功底了。
寓意:弦外音,超出面外的无限大的意蕴。为何是无限大?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至于意蕴,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懂了多少,又能输出多少,理论上是无可捉摸的,正如空间一样宽广。
当然,除了以上四点还有其它值得提起的方面,例如气氛的渲染(可以称为颜色)、以及节奏等等,不过气氛跟上述四点有或多或少的交集,所以不单独拿出来。气氛的渲染很难清晰说明,它渗入文章的各个角落,总而言之,有字的地方都可以营造气氛,要靠作者自行领会。某种意义上,气氛已经接近“个人风格”的范畴了。
而节奏,这里必须要提点一下。汉语是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言,音乐性强,所以四字格的词语受广泛运用(注意,并不是单指成语),双音节词的使用频率比单音节词与三字词要高,这是约定俗成。有时候用拥有相似意思的双音节词去代替一个单字词,读起来会顺畅很多。而且,双音节词比起单音节词来说,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冥冥间,也增添了文笔的姿色。如果对以上言论抱有不明白之处,可以去参考单音词演变成双音词的过程以及因素,例如目——眼睛,石——石头等等。
文笔的提升通常是无心插柳柳成阴。不过若要钻研文笔,除了要熟知修辞、明晓该门语言的特性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去了解,至少人类心理学、人类文化、社会学等等的基础学科必不可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数学也有所关联。钻研文笔之过程的艰辛绝非想象中如此简单,学有所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人穷尽一生也只徘徊在门外。所以请夸下海口的作者做好“钻研”的准备。
虽然详说了文笔,谈这个方面的字数甚至比其它方面加起来还要多,不过因为文笔方面实在是太过广泛,以上的介绍已经是高度压缩的了。如果就情节——角色(以及性格与命运)这方面展开来讲的话,恐怕也不比文笔少。只不过角色的刻画以及剧情的安排是我最近要着手研究的课题,了解得比文笔还要少而且浅,所以在现阶段不敢过多妄论罢了。
写在最后,让我用一张100分满分的数学试卷来作比喻,以总结以上的长篇大论——
60分基础,40分情节;20分附加分是文笔。可是满分最高还是100分。

TOP

= =
這是你的隨筆寫 還是什麼?
怎麼感覺像論文?轉貼?
有時間再看好了= =+

TOP

昨晚随便写的,只是普通议论文水准,谈不上什么论文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4 13:39

Processed in 0.034334 second(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