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游戈在历史长河之上
(民国以前)
连环画顾名思义就是连续的图画,《辞海》中称:“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是我国极富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以连续的,环环相扣的图画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艺术样式。”所谓连环画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它是一种普及的艺术形式,是与国画、油画、雕塑等相并列的艺术形式。于是在这里只宜称作连环画,而不能叫作“小人书”或者其他;另一方面,连环画出版发行后,主要以书籍的形式被人们所认识,这也是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形式。在我国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发行量数以亿计,成为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主要读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小人书几乎成为我国连环画的代名词。甚至可以说,将其称之为“小人书”,更为令人感受到蕴凝在它身上的那特殊时代的印记。“小人书”具有几大特点(1)“小”。小开本、小画面是“小人书”最鲜明的特征。(2)“俗”。通俗化、大众化是“小人书”的另一特点。(3)“雅”。“小人书”是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俗的高雅艺术。(4)“独”。指“小人书”的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它的绘画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以及运用倒叙、插叙、回忆、旁白等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描述人物心理活动,从而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正是这些特征使“小人书”成为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读物。
曾经以璀璨的东方文明和古老的印刷术而自豪的中国,有着五千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但是对于小人书,人们却远远没有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它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学问大学那里也似乎有点儿太“小儿科”了,无法与皇皇古籍相提并论。这些“大家”们是既不屑于藏,亦不屑于书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现有几乎所有的相关印刷品、古籍、出版史和美术史的著作,一般都不愿谈及小人书,甚至是刻意去避免提及小人书,各级图书馆、博物馆也很少收藏小人书。
事实上小人书涉及的人群之广,影响之大,恰恰是很多大部头著作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小人书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的百余年时间,却发行了上百亿册,影响了数代人。那些文化程度不高、识字有限的人群(特别是少年儿童),在缺乏精神生活的年代,小人书成了他们最喜爱的唯一可及的读物。事实上小人书以其特有的形式,进行着经典文化的普及工作,其影响比一般人所预料的,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经典文学著作都有小人书版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镜花缘》等古典名著,《白光》、《阿Q正传》、《月牙儿》、《创业史》、《秋瑾》等现代文学作品和人物。正是因为有了小人书这一载体,这些传世的作品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从这个意义上讲,小人书在文化传播方面是居功至伟的。如果说五四远动以来的一大批新文学著作,颠覆了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那么小人书则是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内容,影响着中国通俗文化的面貌,并最终在很大程度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这些都是我们不该,也无法忽略的。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情况近些年来正在逐步发生可喜的变化,小人书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国内不但掀起了小人书的收藏热,也带动了小人书发展历史的研究。另外,随着人们历史视角的开放和多样化,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的小人书在世界出版史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纵观小人书发展兴衰的这一百多年,正是中国历史动荡变革,翻天覆地的一百年;小人书的发展历史与伟大祖国的百年历史同步,从侧面映照出中国社会变迁中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
第二章
战乱中的发展
(20世纪初——1949年)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之中,两千年来一成不变的国家体制被打破,国家处于分裂和战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纷乱而疲惫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的安慰与乐趣。
连环画恰是以这样的社会条件为机遇,适时而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短小有趣,使其一经出现,便迅速的流行于都市小市民阶层之间,成为早期的文化商品二十世纪初的上海,繁华多姿,太平一方,有着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又兼各方才士云集于此,因此为连环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早期连环画的重镇。在这里,连环画的发展完成了从石印画报到“小人书”出版的飞跃。
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是以图画新闻形式的连幅图画。最早发行的时候,仅仅只是作为《申报》的附送赠品,每十日出版一本,每期八页,其内容是“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甫一上市,就因其贴近社会生活的故事卖点,以及精美的印刷和中西合璧的创新绘画技法,赢得了普通市民的喜爱。再加上它包罗诸般事物的可看性和时效性,将社会热点,政治时局,列强侵略,民俗奇闻等统统网尽,因而风靡一方。
《点石斋画报》的成功与其主力创作绘画者吴友如有重要干系。吴友如是晚清时期一位很有影响的画家。他出身于寒门,自幼刻苦,后经人介绍去苏州去蓝阁裱画店做学徒。在此期间,他依靠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天资,竟自学成才。之后,吴友如得到附近一位画家的慧眼所识,认为他“笔墨不俗,可以造就”,于是以所学相授,吴友如终于艺成。当时他以擅画花卉人物而名声大噪,引得清廷王室也召他进京作画。但他却不愿受此束缚,遂借故南归,在路经上海时,偶得消息,于是受聘《点石斋画报》。
但是《点石斋画报》是《申报》的附属品,在光绪期间一直由外国人掌管,吴友如不愿受制于外国人,离开了《点石斋画报》。但他又于光绪十六年(1896年)九月,主持了新的绘刊——《飞影阁画报》的出版。《飞影阁画报》也是旬刊,同样也用连史纸石印,但在内容上侧重于刻画女人物,而并未着力于时事新闻的记载,这使其社会影响力远不如《点石斋画报》。
《点石斋画报》在一八九八年停刊,总共发行了五百二十八期,单是描绘时事的连环画应有四千余幅,深受当时读者的欢迎。至光绪末年,曾由《申报》馆出过合集,售价昂贵,每部二十大洋,现成稀世珍本,在民间很难觅到它的踪影。其绘画上乘,印刷精美,内容广泛,既是学习勾线人物画的范本,又是重温晚清时事珍闻的珍贵史料。
自《点石斋画报》以后,石印画报得以风行。到1899年,上海文益书局出版了朱芝轩编绘的《三国志》,印有200多幅画,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连环画。这套图画为后来的“小人书”开辟了道路。
1916年前后,著名的《潮报》首先将单张画报印成折子的样式,后又装订成册,制作成便于携带的袖珍读本。这种具有特色的小型本,一直沿用到解放后的连环画创作和出版发行中,虽格式不一,但无大异。这样,称之为“小人书”的连环画就此诞生了。
早期画报的写实派画家们在绘画创作上的创新在于,他们在继承了中国人物线描画传统,以繁复工整的构图描摹市井风俗的同时,在建筑物和交通器具上又吸取了西方的焦点透视技法。这是一种典型的吸收融合,实际上是受到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整个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虽然这种画风受到当时的多方非议,但却因拓宽了中国绘画的写实功能而深入人心,其尝试正是后来派文化的起点。
第三章
建国后的鼎盛
(1950——1965年)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分水岭,它让中国的连环画发展从此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连环画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连环画不但没有远离中国,反而更加蓬勃兴旺地发展起来。在旧社会中处于社会下层的连环画家们也重获新生,社会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一跃成为新中国文化艺界最活跃的一分子,成为这项事业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的发展逐步走向健康明朗的方向,并且达到新的艺术成就。这与国家把连环画事业作为宣教领域和文化战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的政策有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宣部和文化部即对连环出版机构进行了改制与重组,把社会上遗留下来的一大批连环画创作人员重新安排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从事连环画创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立起了优秀的连环画编创队伍,并通过有计划、有规模地进行选题、编绘、出版,于五十年代初期迅速发行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优秀连环画作品。新中国连环画艺术在整个五十年代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繁荣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1年9月15日,全国第一家中央直属的美术专业出版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周恩来为人民美术出版社题写了社名。他对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任社长的萨空了说,要尽快多出为青少年和劳动人民服务的好书好画,占领文化阵地。人民的出版事业,主要任务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上的需要,为了培养青少年一代。如果钱赚多了,那就要研究一下是否方向出了问题。
周恩来这一指导思想与毛***关于连环画的指示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50年之初,毛***就指示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周扬,“连环画不仅小孩儿看,大人也喜欢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把那些宣扬神怪、武侠、迷信的旧连环画去掉”。按照毛***的指示,文化部很快就成立了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大众图画出版社。该社在画家蔡若虹的领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出版了一批思想健康、艺术新颖的新连环画,为新中国连环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后,把原来专门出版连环画、年画等美术普及读物为主的大众图画出版社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同年,《连环画报》(半月刊)创刊,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为画报题写了刊名。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连环画刊物,它在日后对连环画创作及整个发展产生广泛影响。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又组建了连环画编辑室和创作组,把组织编创出版连环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在旧中国连环画的集中地——上海,也成立了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并着重建立了专门的连环画编辑室。在此时国家推行“公私合营”经济政策的大背景下,上海又将原有的190家私营出版社进行整顿合并,成立了专门从事连环画出版创作的新美术出版社。1955年,又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基础上合并了新美术出版社,成立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连环画出版机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这一时期,东北画报社、河北大众美术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一大批地方出版社,也都以出版连环画为主要任务。这些连环画出版机构的设置,为连环画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连环画受到空前的重视。连环画家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中来,整个连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建国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连环画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大批年轻优秀的连环画家成长起来。他们不仅开创了新的创作题材,形式风格也趋向多样化。仅在1951年到1956年的五年间,全国就出版连环画一万余种,累计印数达二亿六千余万册。其题材之广泛,表现手法之多样,实为我国连环画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涵盖了从古典文学名著、戏剧电影,到外国文学、童话、神话,从当代革命先烈故事,到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形象。连环画的表现手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线描、素描、皴法、钢笔复线、水墨、水彩、木刻、剪纸等绘画技法都被不同程度地使用,连环画家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创造力性地创作出了各种形式新颖的连环画,并逐步形成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家和作品,如刘继卣的《鸡毛信》、《东郭先生》,顾炳鑫的《蓝壁毯》、《渡江侦察记》、李琦、伍必端编创的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顾生岳、娄世棠创作的《赵百万》,王绪阳、贲庆余编绘的《童工》、《我要读书》等等。这其中,刘继卣和顾炳鑫两人的作品由于其较高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功底,在当时连环画坛首屈一指,被称为“南顾北刘”。综观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创作,新生代的连环画家们凭借扎实艺术功底、积极的精神面貌、浓重的生活气息,真实亲切的感受性,以及强烈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连环画注入了非凡的活力。
随着连环画热潮的兴起,作为对连环画事业发展的肯定,对优秀连环画的评选表彰也开始出现。1963年,第一次全国性的连环画创作评奖活动——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在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主持下圆满完成。这次评奖得了巨大的成功,总共有八十件连环画作品获奖,国家对连环画家予以了高度重视和巨大荣誉。它不但繁荣了连环画创作,提升了连环画创作的积极性,还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历来对连环画抱有的轻视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连环画开始真正被作为艺术看待。这标志着连环画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连环画艺术的辉煌局面在60年代初期达到了它的最高峰,当时除了一些知名的老一辈连环画家以外,还涌现出一大批各具鲜明特色的新连环画家,如刘继卣、顾炳鑫、丁斌曾、韩和平、王弘力、程十发、贺友直、华三川、王绪阳、王叔晖等,他们在各自所擅长的创作领域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贺友直的成名作《山乡巨变》成为这个时期时代的作品,获得了1963年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一等奖。总的来看,50年代的连环画虽然数量众多,但在艺术上并未完全成熟,它在创作中明显遗留了旧中国连环画的一些痕迹,这些作品往往是模仿性大于创造性,缺乏鲜明的艺术情怀和生命力。到60年代初,《山乡巨变》的出现最张突破了这一现状。这部作品的人物性格刻画的相当深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方风格,其绘画表现与文学原著相得益彰,集抒情性与写实性为一体,形成了高度成熟的民族艺术形式,达到了连环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中国连环画在昙花一现之后,在60年代中期,由于政治原因的制约,出现了虚夸、矫饰的创作倾向,内容贫乏,形式单调,整体艺术水平已不如前期。
第四章
“××”时期的狂飙
(1966——1976年)
1966年,中国大地进入了漫长的“***”时期,整个文艺工作遭到来自政治运动的极大冲击,文化出版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也被纳入政治范畴,连环画的创作出版也受些影响,从此进入了长达十年的政治主导创作的狂飙时期。
那个时期出版的连环画,虽然数量巨大,但总的来说是有很大雷同的,千篇一律的阶级斗争、打仗故事、模范事迹,篇与篇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只是时间、地点和改名换姓的人物,故事的经过和结果都几乎是一样的;怀揣变天账的地主伺机搞破坏、潜伏下来的特务、叛徒企图制造事故。与这一时期的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连环画中也充斥着高大全脸谱化的造型,样板戏似的布局。
但是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很贫乏的,除了听广播、看报纸和偶尔看看电影外,也就只有这些小人书相伴蹉跎岁月了。我国连环画创作出版事业在“××”十年达到了又一个空前繁荣的顶峰,它种类之多、发行量之大,都不亚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的连环画创作,当然,由于“××”连环画大多由基层美术工作者、爱好者和初学者所创作,以致精品较少,但这并不能抹杀它的教育作用和艺术欣赏价值,并不能削减人们对她的喜爱程度。
“××”开始后,连环画出版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大批优秀的连环画读物被认为是“毒草”而付之一炬,许多优秀的画家、编辑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权威”、“修正主义的苗子”、“地富反坏右的孝子贤孙”等帽子,从而被勒令审查批判、下放改选。在“××”最初的几年里,全国出版界一片荒芜,文化生产完全停止。从1966年至1970年的五年间,全国几乎没有连环画作品问世,甚至也没有新的文学作品出版,除了《毛选》等红色书籍以外,很难再找到生动有趣的图书。广大青少年缺乏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的文化读物,于是社会上开始盛传手抄本,一本文学水准相当一般的手抄本却能够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抄上好几万份,成为一种地下潮流,可见当时精神生活的匮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但在此时,大量有才华有能力的连环画家们却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甚至连他们已经完稿的连环画都被大批量地销毁,作者们却无能为力,不敢有所怨言。更有的画家在运动开始后即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运动斗争的对象,不得不像其他文艺工作者一样,加入了扫大街、挨批斗的劳动大军。
正当连环画出版陷入绝境之时,政治形势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似乎又重新看到了新的希望。1970年9月17日和1971年2月11日,周总理先后两次接见国务院出版口(临时性的出版领导机构)领导组,重点询问青少年图书出版状况。当他得知广大青少年无书可读的情况后,即指示:出版单位必须尽快恢复生产业务。并专门询问:“有没有人编小人书?”在随后的工作会议中,周总理再次强调一定要组织相关单位把小人书工作抓起来。
这一期间会议结束后,出版口又成立了一个小组来专门研究拟订“全国重点出版图书选题”,连环画选题也被纳入工作范围。最后经过反复的比较、讨论,初步定下了150余种连环画选题。在这批选题中,除少数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限制未能达到预期社会效应外,大部分选题都满足了当时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刚结束时,一些连环画作品虽说主题变了,但在表达方式上仍带有浓烈的“火药味”,1977年出版的《除四害漫画集》、《大寨人勇斗××》、《吕后篡权》等都属于这类作品。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批控诉“***”罪行的连环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著名者陈宜明、刘宇廉、李斌的《伤痕》、《枫》,白敬周的《草原小路》等,它们的问世意味着“××”连环画形式的真正结束。以此同时,一批老画家也投入到了新创作,贺友直的水墨连环画《白光》、赵延年的木刻连环画《阿Q正传》都是表现鲁迅作品的。连环画创作的丛书化、系列化倾向此时加重,《东周列国志》、《红楼梦故事》、《李自成》、《西游记》、《雨台烈士故事画库》、《成语故事》等均是成套的画库。
整个“××”时期的一些知名作品主要有:1966年的《焦裕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王杰》、《挺进报》,1967年的《誓死捍卫毛***的革命道路》、《万岁毛***》、《反帝怒潮》,1968年的《毛***挥手我前进》,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后来被誉为“××”时期的代表作品。同时令当时的读者至今还津津乐道的一引起再版书目,包括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鸡毛信》、《东郭先生》、《我要读书》、《童工》、《高尔基三部曲》、《刘胡兰》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列宁在十月》、《英雄小八路》等,此外,辽宁、广东出版了《白求恩在中国》、《向秀丽》等。其中《白求恩在中国》很受读者欢迎。这本书是由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师许荣初、许勇等创作的,他们曾亲自到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太行山老区体验生活。《白》于197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在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中荣获一等奖。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列宁在十月》由顾炳鑫、颜梅华、何进、徐正平等集体创作而成。1971年出版,这部作品不仅绘画风格上十分严谨,而且在脚本的编撰上也十分到位,堪称经典。
受到时代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批连环画作品中还有不少是表现英雄模范的题材,如张思德、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王铁人、雷锋、王二小等人物及《红旗渠》、《南京路上好八连》等先进集体事迹。虽然是刻画英雄人物,但由于其中不少作者属于业余创作,比较熟悉生活,因此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十分耐看。
“××”中连环画的创作基本上是围绕“抓革命,促生产”的两面旗帜展开,即“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这些作品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帮事题材基本上都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如《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铁人王进喜》、《大寨战歌》等。
到“××”末期的1975年和1976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多达1000余种,总印数2亿余本。这一批连环画极大地丰富了“××”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连环画成为全国书店最为热门的图书。当时读者们抢购新书的画面,成为了那一个时代的独有景象。书店每逢遇到新书,便会在店面的小黑板上通知到货信息,很快就会有家长领着孩子们排着长长队伍聚集在书店门口,直到书已售空,黑压压的人群还久久不肯散去,没有买到新书的小读者们,往往会为此沮丧很长一段时间。“××”时期的连环画出版伴随着中国多难的命运,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坎坷地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为广大读者的精神生活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第五章
“黄金”时代的来临
(1977—1985年)
1976年“***”被粉碎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社会生活重新回到正轨,正确的思想路线也得以恢复,从此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化艺术方面的生产力也得到空前解放,连环画领域的创作和出版重现生机,它在短短几年间就得以复兴,并很快焕发出使它茁长发展的生命力。
连环画在八十年代初期真正达到了鼎盛时期。1983年全国出版连环画2100种,共计6.3亿多册,达到了全国年出书总数的四分之一,连环画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形式。但是历史的规律就是这么不可抗拒——盛极必衰,随着“跑马书”的出现,历史积累下来的弊端一并爆发,最终结束了小人书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时代。在八十年代中期这一新事物不断出现、思想不断变化、追求不断翻新的年代,连环画的历史也开始进入暮年。
当时间进入8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从长期封闭的社会中觉醒,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对于什么是真理的标准,人们展开了大讨论,思想解放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发生变化。作为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作品,画家们所追求的题材是多为表现人性、人道、人格和人的价值观、幸福观、自由观等主题,在绘画的语言上也力求新的表现和突破。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如《白光》(贺友直)、《白毛女》(华三川)、《五十贯》(贺友直)、《东进 东进》(侯德剑)、《药》(陈逸飞)、《海的女儿》(张千一、张恢)、《海瑞罢官》(黄全昌)、《清兵入塞》(王亦秋、施大畏)等公认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再次活跃与文化市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1987年至1985年期间又有《第二次握手》、《说岳全传》、《逼上梁山》、《李尔王》、《神秘的大佛》、《哪咤闹海》、《唐伯虎》、《聊斋故事》、《鹰拳》、《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血写的爱情》、《马半仙》、《十二寡妇征西》等名品问世。
纵观20世纪80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连环画,它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了很大发展。中青年连环画家基本功扎实,艺术起点高,思想观念活跃,敢于借鉴,富于创造性。他们勇于打破单线勾勒或黑白素描式等传统的表现方法,在画法、构图、处理时空关系、塑造形象、刻画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有了新的突破。题材上反映人道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多。中央美术学院在八十年代初期,还专门开设了连环画、年画系。此时连环画出版已成为很大的一个产业,全国的出版社都在靠连环画赢利。连环画成为各种绘画艺术争奇斗艳的大舞台,人民大众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绘画艺术熏陶。
随着连环画出版规模也创造了新的记录。1977年至1980年期间,全国出版连环画共计3000余种,总的印刷量达10亿册。仅1980年,全国连环画出版达1000余种,印刷数量4亿余册。1982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2100余种,单本印量一般都达到100万册,是1960年前后连环画印量的20倍。1982年全国共出版8.6亿册,1983——1984年共出版15亿册以上,连环画报刊更如雨后春笋。
此时期的连环画题材更加丰富多样,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高尔基、马克?吐温、安徒生等中外名家的作品,都先后被改编成连环画。介绍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连环画作品也大量出现。
为了适应连环画事业新的发展,1983年5月中国连环画研究会成立。文化部于1985年3月又批准成立中国连环画主板社作为中国唯一的连环画专业出版单位,并创办全国性的连环画刊《中国连环画》月刊。
第六章
艰难求索的二十年
(1986年至今)
80年代后期,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很快丰富起来。在文化领域,随着我国文化政策的不断放开,各种流行文化纷纷进入中国社会,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景象。以电影、电视为前导的娱乐方式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80年代在中国最流行的娱乐消遣方式无疑是电影电视,像当时的电影《庐山恋》、《少林寺》在民间播放时成引起了万人空巷的场面。无论是广大青少年还是一般劳动群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关注、最期盼的都是一部新电影的上映。
从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引进了优秀的国外和港台地区电视连续剧,如美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神探亨特》,日本的《排球女将》、《血疑》,台湾的《京华烟云》、《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香港的《警花出更》、《射雕英雄传》、《上海滩》、《霍元甲》等。这些剧目极大的开阔了封闭多年的中国观众的视野,彻底打碎了一元文化的格局,使中国文化市场从此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代。
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民间消费市场被进一步的打开,群众的经济收入增长迅速,中国人在文化消费领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特别是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在日益吩咐的文化消费方式下,更加促使他们去追求感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看电视剧。租VCD、唱卡拉OK、打游戏机、听流行音乐、上电影院已然成为普通市民文化消费的主题。如果说80年代初的中国人才刚刚接触“电视”这一新鲜事物的话,90年代的中国就是已经飞速进入了“电视”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给80后的一代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估计的影响,电视、电影等多媒体代表了从一个旧时代向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性转换。
而此时的传统“文学艺术”由于受制于相对落后的传播方式和尚未来得及转变的观念,大多数作家还没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他们与80后甚至70后的读者们的消费兴趣产生了巨大的隔膜。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中老年作家们与“××”后长大的年轻读者们在生活阅历上存在巨大差距,在生活方式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再加上80年代的读者更倾向于轻松、休闲的叙事技巧,于是传统文学也已经开始没落。这也是后来的一些“80后”作家异军突起的原因,他们站出来建立起了读者和作者间的新型互动关系,获得了青少年的认可。文学作品尚且遇到如此麻烦,以来文学改编脚本的连环画所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
80年代末,日本动画片接着中国家庭普及电视的新风,在中国市场上成功登陆。率先在电视上播出的是《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金刚战神》等,当年播出这些动画片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小孩子放学后就赶回家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甚至到了吃饭时间都要捧着碗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动画片一边囫囵地扒饭,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动画片对80年代成长的新一代中国年青人的影响。也正是这一批动画片培养了中国中国第一代卡通读者群。时至今天,源源不断涌现的日本动画片对中国儿童的影响依然很大,想当年的《奥特曼》对90后出生的小孩子的吸引力也不亚于日本动画初入中国之时。有了动画片的成功铺路,1990年前后,日本漫画《机器猫》、《圣斗士》、《七龙珠》等纷纷大举涌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少年读者的热烈追捧,在短短几年内就占到了中国连环画市场的95%以上,销售量达到几百万册。中国“小人书”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本已日益萎缩的市场空间被压缩的更加狭窄,很多书店已经看不到“小人书”的销售。
面对生存压力,国内一些主流出版社开始了新的探索。在结合国外卡通优点的基础上融合传统连环画的技法特点,也尝试推出了一些新的连环画作品。但结果并不理想,这类尝试在市场的检验下最终宣告失败。面对接连的打击和失利,国内许多责任心强的连环画编辑和画家怀着对连环画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在重重困难下,仍然努力创作了一批质量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尽力挽回败局。
在这样一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鼓励连环画的发展,新闻出版署、中国美协、中国出版协会在1991年举办了第四次全国连环画评奖活动。大会评出了72件优秀作品,其中有《地球的红飘带》、《靖宇不死》、《呼兰河传》等著名作品。特别是《地球的红飘带》的推出对当时连环画坛影响巨大,其艺术价值甚至远远胜过了之前任何时期的优秀连环画作品。作品以926幅画面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动不已,给与当时连环画创作者极大的鼓舞。
此后的几届全国美展,又陆续诞生了不少优秀连环画作品,其创作质量都很高。可以说,这一时期创作的连环画,在艺术水准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这只能算是艺术领域内的小范围交流。因为在选题上还是基本沿用几十年来的老传统,没有找准读者的消费兴趣,所以这批作品的面世并没有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连环画坛仍然持续低迷,至完全丢失市场。到最后,连环画新作品的发表仅限于《连环画报》等专业刊物上。不久,《连环画报》也因销售情况不佳而停刊。至此,“小人书”被彻底挤进了博物馆。
进入2000年代后,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普及,“网络时代”开始取代“电视时代”。日、韩和欧美卡通纷纷抢占“网络”制高点,在网络上争相推出互动形式的动漫作品,如网络游戏、电子漫画书等,将卡通产品进一步深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令意想不到的是,科技的进步也为“小人书”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提供了契机。随着“小人书”十余年的销声匿迹,再加上当代中国大众开始重新深市成自我丢弃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小人书”曾经的读者开始努力找寻童年的回忆。在此环境下,一个声势日益壮大的“连友”群体开始活跃于电脑网络之间,在全国陆续建立了数个影响力颇大的大型连环画网络论坛。多年前的优秀作品在网上以电子书的形式又得以与读者们见面。
基于连环画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的特殊作用和巨大的收藏价值,“小人书”几年来也成为众多收藏者竞相关注的目标。每年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都会开展“小人书”的交流和拍卖活动。
目前,国内几家传统的连环画出版机构也开始不失时机地有计划再版建国后各个时期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借机重新打开销售市场,恢复连环画的创作工作。虽然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连环画的中心崛起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上确实掀起了一股不晓得“小人书”热潮,消逝多年的连环画仿佛又看到了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