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灌水] 大家新年快乐

我絕對不認同你的說法
當然 你這個切除痛感的例子是因為已經理解啥行為會造成自己傷害 甚至死亡
可實際上 一開始就沒痛感的人 常態的行為幾乎都會造成自己受傷 甚至死亡降臨也不自知

不過 bbl說患癌者切除痛感似乎也沒錯 反正都得死 撇除掉痛感度過餘生 好過一臉病態面臨生命的最後時刻來臨

TOP

我说的只是切除痛感.但没说其它感觉也会失去..人还有触感和其它反应啊

而且人还可以用监控仪器等辅助检测自己身体的状况...就我看来...痛感只要存在一小时
告知身体那个部分出问题就足够了...持续不断的痛感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

在没有办法完全治愈的病面前.痛感只是一种无用的负担.

对于癌症患者来 说.给他一针毒素才是最仁慈的...当然,在他本人强烈要求的情况下

所以我一向极其关心换头术和基因疗法等手段的进展...毕竟这才是人类医学的最大进步
能解决大部分疾病的最终手段

TOP

基因改造涉及敏感因素
不過 也許現實中老早有改造基因人存在了也說不定啊
反正外表看也是普通人一個而已

之前的換頭看樣子進展不堪理想吧
其他的更換器官方案雖有進展 但也不知其結果究竟會否理想 用動物培養人類器官

TOP

让动物培育人体器官..

不如用纳米技术或者刺激细胞再造重新在体内再生一个来得安全快捷吧

毕竟人体内再生的器官可以避免排斥反应..这排斥反应可是可以要人命的...

TOP

基本上培育的人類器官基因還是採取自病患自身的 就是為避免排斥的問題出現
人體內器官再生的技術還只是初步階段 可用不可用還不知道呢 目前只是理論階段為主吧?
若能器官再生 人類可以不死 達到不死人的境界了 畢竟所謂老死 就是器官衰竭 無法延續生命力

TOP

若以自身器官不损坏反复重生...倒不如直接抛弃器官换个身体更方便...
嗯.换件衣服一样?

今天有个不错的新闻.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据香港大学网站4月26日消息, 由香港大学(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爱滋病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串联双价广谱中和抗体(bi-specific bNAb),可有效抑制所有测试过的爱滋病病毒株,并促进清除人源化小鼠体内的潜伏感染细胞。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发表,该期刊为全球权威的生物医学期刊之一。
据介绍,艾滋病(AIDS)是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全世界爱滋病艾滋病病毒(HIV)已经导致约4000万人死亡,目前仍有约3690万人携带着爱滋病艾滋病病毒生活。为遏止艾滋病的全球大流行,研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或治愈疗法十分重要。然而,HIV的高突变率和抗病毒药物无法清除的潜伏库,仍然是两大科学挑战。因为在人体内极难利用合适的抗原诱导出具有抑制各种艾滋病变异病毒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利用已发现的bNAbs进行被动免疫,就成为艾滋病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实用方法。

港大网站截图
科学家们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已经针对多种bNAbs及它们组合的有效性、广谱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然而,许多HIV毒株对这些bNAbs 固有耐药,导致基于单一bNAb治疗方案失败。为进一步优化bNAb的有效性和广谱性,研发可以阻止HIV感染细胞两个重要环节的双价中和抗体应运而生,并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前景。在本研究之前,还没有学者将串连双价中和抗体用於体内抗HIV做出研究。
港大艾滋病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单基因编码的串连双价广谱中和抗体,并将其命名为“BiIA-SG”,具有“一石二鸟”的效果 。 BiIA-SG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CD4蛋白,有策略性地伏击HIV,进而保护CD4+ T细胞不被感染。

BiIA-SG不仅展示出强大的功效,在体外能有效中和124株不同基因亚型的HIV,而且可以完全保护人源化老鼠免於多种HIV活病毒的感染。此外,基因导入的BiIA-SG可以在人源化老鼠体内持续发挥功效,并且清除已被HIV感染的细胞。因此,此项研究为BiIA-SG作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用於HIV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概念验证

TOP

為何bbl會看這類新聞?
bbl的一般生活需要提防AIDS麼

TOP

关键是这项技术用的是基因工程的药物..证实了我的预言...

只有用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才有可能让人类获得对疾病的压倒性优势.
从而为彻底战胜疾病打下关键的一击

因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基因出问题导致人生病的.如果能修复这些基因,甚至加强的话.
我们就可以完全免疫这些疾病.

TOP

也就是 結論你是贊成基因改造的那方就是
不管他是否違反倫理道德規範都好

TOP

道德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虚无的...只能用来玩玩和当借口用的...

但病人的疼痛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所谓的人人都不在乎的狗屁道德
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有何意义?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3 00:15

Processed in 0.025473 second(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