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T下載的時候,是可以看到對方客戶端的.
BT是同時上傳下載的,你在下載的同時,會上傳給其他人.
但是,不同客戶端之間有可能人為地製造上傳差異.
典型的就是,迅雷會從其他客戶端裡拿數據,但基本不上傳數據給其他客戶端,俗稱吸血.
國外是uTorrent比較多,這個客戶端中規中矩,
Windows下廣告太煩了,偶一般是在Linux下用的.
看了下客戶端列表,果然對方是uTorrent的時候比較容易下載.
uTorrent/qBittorent/Transmission這些都是國外比較常見的客戶端.
一般來說,不會有特別大的上傳下載限制,可能有點小吸血,但不會特別嚴重,所以偶把這些歸為同一類的.
qBittorent米用過,Win上用不上,Linux得裝個X才能用,一個X都1-2G的,運行起來更耗資源,更是用不上了.
Transmission用過,目前是Linux桌面版的默認客戶端吧,但是....感覺就是石器時代的東西穿越過來的,用過一陣子就放棄了.uTorrent在Linux裡的備胎.
BitComet,用下這個的理由,還是因為在uTorrent裡,明明看到有個BitComet的用戶,進度100%,但是拿不到一點數據,懷疑是吸血嚴重了,當然也有可能是網絡之間連接不好.
其實主要理由是,有一個種子,在uTorrent裡怎樣都無法開始任務,原因不明,乾脆裝個BitComet來下吧.
這倒是能開啟任務,也能下載,但是,卡得厲害.偶下載機的配置不高啦.....當年那麼好的BT雙雄之一做成這樣,真的是.....
迅雷[以下只談會員狀態,對非會員不適用],下載能力無與匹敵.但是取消了離線功能後,能力就大打折扣了.
因為長期吸血的關係,其他客戶端有不同程度的抵制,下載能力雖然不及當年,但還是很厲害.
沒有離線功能後,本來以為是和普通的BT客戶端差不多了,甚至更差點.
但是,可能是因為客戶端用戶比較多,已經成為了一個私有網絡,有些其他客戶端下不到的檔,還真能用他下到.
但是,好像不能像以前那樣下完整了,總有些檔案缺的,只好用其他客戶端來補了,而且也開始出現BT的特性,越到後面越慢.
總而言之,以前是一個迅雷會員解決的問題,現在搞到超級麻煩.